茶余饭后,关于台球比赛让球制度的一点点思考
在比分来到6:10的时候,中途马阳拼长台失准,安东驰一杆清台,不过最后两颗球也是让大家捏了把冷汗
看看最后的球形,安东驰只要将2号球轻推进,自然走8号球底袋位
可是鬼使神差,又是用力过猛,喏,走到了下面位置
没办法,只能强行薄底袋,不过基本功确实没问题,准进,赢得比赛。
好了,揪心的我们聊完了,接着聊聊今天的主题:让球。
夏天的台球比赛较多,不过现在这边的比赛基本都采用了一个类似的赛制:根据选手水平分等级,然后制定让球规则。
现在面临的问题是,如果大家都平打,那由于水平太过悬殊,好多对战应该没多大意义。如果采用让球,必然要对每个选手定级,但在这里赛事组织者的主观意识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,必然有部分选手对定级结果不满意。
而且凭小编的认识,我觉得越到高手级别,水平差距越小。同样差一个级别,可能战斗力已经差不了多少了。因为大家处理球都很细腻了,准度都很好了,如果让前一或后一,可能直接打破这种水平悬殊状态,造成对抗平衡反转。
但怎么办呢?比赛不能不搞,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肯定离不开竞技平台。那么在组织赛事时到底该不该采用让球制呢?
话说回来,打球好的选手那都是多倍与常人的刻苦训练、对抗才成长起来的,受过的虐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。采用让球制,对他们是不是有点不公平,那以后谁还好好练球,都等着别人来让自己。但采用让球制,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增加业余选手夺冠、获奖的概率。
说来说去,感觉让球也不对,不让球也不对。。
但我们仔细分析下,搞比赛的目的无非是这么几个:为大家提供一个对抗的平台,提升当地的台球气氛,为球厅做个好的宣传。。。其实说白了,背后更多的是经济利益驱动。
那我们就很直接的说,其实我们想要的就是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一起玩台球。玩台球人多了,大家能随时约到球友,球厅生意能火爆,器材商也能红火一把,直播平台再同步直播,前景一片美好。。
但是推广台球,离不开每一个台球爱好者。当我们爱上了台球,我们的责任不是隔三差五到球厅爽几杆,我们更应该多和身边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、家人讲述台球的乐趣,“引诱”他们也去球厅坐坐,玩玩。开始玩的人再继续拉他的朋友。呵呵,怎么越听越像传销哈。
不过推广就是这样,我们要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让台球这个健康、智慧的运动走到更多人身边。
感觉都把结尾写完了,不过又记起一些,再写点。
推广台球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啊,我们先说说眼前的,对,就是今天的主题:让球。S哥觉得短期内各个球房可以多搞比赛,将冠军的奖金放低,比如设置300-800元不等,同时报名费只收20-30元,比赛尽量采用平打。这样的话,球房搞比赛的成本小了,大家的比赛成本也小了,那参与的人肯定就多了,大家的选择性就多了,高手也分散了,更加有利于台球生态圈的良性发展。
如果有时确实要搞些大的比赛,而且还想采用让球制,我觉得可以添加一个比前一更细分的规则,就是定号让球。比如开局后拿到小号球就让7号球,拿到大号球就让15号球,一颗不行让两颗。。
最后,关于今天的主题,还希望大家多多留言,多多讨论,造福台球人,感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