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象棋
蒙古象棋中各个棋子的走法都各有区别,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独特走法。蒙古象棋中的“王”,蒙语叫“诺彦”,同中国象棋的“将”一样,每次只能走一格。与中国象棋的不同之处在于“王”可走到棋盘的任何一个地方,体现了古代蒙古军队的灵活性。蒙古象棋的“后”与中国象棋的“士”有相似之处,但威力无比,可前后左右甚至斜走,比中国象棋的“车”还威猛。“后”是蒙古象棋中最厉害的“杀手”,蒙古语称“伯日斯”。蒙古象棋中的“骆驼”,蒙古语称“特莫”,“骆驼”和中国象棋的“象”类似,走黑白两条斜线,但“骆驼”比“象”走得更远,只要前面没有棋子便可畅通无阻。蒙古象棋中的“马”,蒙古语称“毛日”,“毛日”比中国象棋的“马”更加自由,没有“绊子”可走四面八方。蒙古象棋中的“车”,蒙语叫“杭盖”,它和中国象棋的“车”一样走直线,“杭盖”横冲直撞,威力不小。蒙古象棋中的“卒”,蒙古语叫“呼”,一方有8个卒,一格一格地前行,“呼”和中国象棋的“卒”不同的是,“呼”在吃掉对方时要斜着吃一格。
蒙古象棋的胜负判定,以死一方官长为终局。当王被对方“将死”,即为输棋。当双方均只剩下王或双方只剩下同色格的单骆驼,即为平棋。关于不同棋子“将”王的说法,蒙古语有不同的叫法。用“车”和“后”将对方的“王”叫“夏格”;用“骆驼”将对方的“王”叫“堵格”;用“卒”将对方的“王”叫“祖得”;用“马”将对方的“王”叫“夏格拉”;“王”被将死叫“玛得”;双方和棋(平局)叫“吉得”。
蒙古象棋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玩法,其中有一种蒙语叫做“秀勒特”。秀勒特是在对手完全失去对抗能力后,只剩下“王”的时候,用游戏的方式把“王”捉弄一番再将死。秀勒特中“骆驼转”是用两峰骆驼逼得对方的“王”团团转,最后逼入死角将死,叫做“骆驼转”。用一峰骆驼来将对方,叫做“旱驼转”。秀勒特中“五虎轮庄”是用“卒、马、骆驼”五棋合力围攻,轮流动招,最后把对方“王”将死。还有“小卒逼王”是用“卒”逼得对方的“王”束手就擒,这种方式叫做“小卒逼王”。
蒙古象棋和中国象棋最明显的区别是“卒”可升为“将”,也叫作“小卒升将”。如果己方两边的“卒”突破对方防线终点,即可升为“后”;除此之外,己方中间的卒突破对方的防线终点,回起一格可升为“车”;中间的“卒”突破对方的防线终点后,回走三格可升为“后”,如果已有“后”,则可升为“车”、“马”、“驼”等。
除了“将王”、“秀勒特”以及“小卒升将”之外,蒙古象棋还有一些其它的规则,例如,棋盘上的将士、兵卒摆布要求双方一致。同时蒙古象棋传统规则中主张白方先走,若双方有争议,可以用掉四个羊拐骨的方式决定谁先开局,谁先丢到“马驹”谁先开棋。蒙古象棋的“王”、“后”前面的卒都可以开局,以“王”前面的卒开局,叫做“无威后”;以“后”前面的卒开局,叫做“威猛后”;此时交换“王”和“后”的位置。一方的“王”和“车”中间没有其它“后、驼、马”等将士的情况下,可以换“王”和“车”。但“王”不能跑到“车”的位置,这叫做“圈老爷”。
友情链接